微信号:13696566200
这么多选秀背后实际上是一种明星崇拜。选秀有 很大的弊端。是草根民主是虚伪的 .“你好像是在 投票、好像是在点击、好像是说不管是短信也好、 电脑的鼠标也好都在你的手里面,但是其实你时 时受制或是受控于策划人策划的目的。任何一个 参加选秀活动的人都在他的既定的范畴之内参加 这个活动,超出了这个,点击率和短信就是无效 的。作为个体来说,普通的文化消费者不需要具 备很好的识别能力,怎么痛快怎么来吧。但对于 一个民族和国家文明的发展、民主意识的塑造, 只能是有坏处的
十、小资生活 这个被有闲阶层生造出的词充斥于媒体 和网上。曾经有人给小资生活总结了26个关键词,本义是 讽刺挖苦,却被一些人奉为行动指南。
12月24日,新民网接网 友曝料,继2005年登上 亚洲版《时代》杂志封 面后,李宇春的照片再 次出现在新一期的美国 版《时代》上内页。此 次李宇春以中国流行文 化代表的身份再登《时 代》引起网友热议。
不知道《时代》杂志是按照什么尺度来评选中国 流行文化代表的,文化是一种现象,带上流行二 字俨然就成了过客,如此这般,那一脱成名的汤 唯,一丑成名的芙蓉,一爆成名的杨二岂不是都 代表了流行文化?流行文化,最起码要被大众所 广泛认可,九游体育是一种时代潮流,而且必须要是具备 欣赏和辨别能力的知识群体,而李宇春代表的究 竟是什么流行文化,恐怕没有几人能说的清楚。
一、《大话西游》 据说每一位即将负笈远 洋的清华学子行囊里必带 ] 二、金庸 这位大侠随便打一个喷嚏,互联 网都会抖上三抖。 三、王朔 王朔小说的影响不可谓不小,他 弘扬痞子文化,躲避崇高精神,唾液四溢、板砖 乱飞之处引来看客们无数的喝彩。 四、王家卫 王家卫在网上的受欢迎程度不 亚于金庸和王朔,他是个典型的所谓小资符号。 五、张爱玲 伴随着一种对旧上海十里洋场 的迷恋,一些人把张爱玲当成一代才女供奉起来。
流行文化是都市里的民俗事象,是时代的文化标 签。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中国真正进入了一个 “时尚的时代”,—个流行文化蓬勃发展的时代。 几乎每隔三四年,就会有新的流行文化出现,人 们的服饰打扮、娱乐休闲乃至审美情调就会有翻 新的潮流。从邓丽君到周杰伦,从《小花》到 《非诚勿扰》,从《一口菜饼子》到《闯关东》、 从《熊猫百货商店》到《真功夫之奥运在我家》, 从喇叭裤到唐装盛行,从大哥大到3G手机,从 286电脑到双核PC,从潘家园日货市场到苏富比 秋拍,如烟的青春往事,如歌的岁月行板……
六、日本动漫 日本动漫喜欢用各种少女做主角,那 些煽情暴露的画面,所表达的无非是一种遮遮掩掩的意淫 情结。 七、朱德庸 朱德庸的漫画都是一样的套路,人物矫 情孱弱,内容无聊乏味,大部分笑料都是咯吱人的。
九、网络游戏 当前网络游戏方兴未艾,但这些游戏都 没有摆脱传统电脑游戏的路数。
实际上,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本身 不是一件什么很恐怖的事情,而恰恰是有 益于本民族的利益的。几千年来僵化保守 自大的思想禁锢了太多优秀的人才。过去 动荡的年代也将本土的很多优良的文化品 质涤荡得所剩无几。非常需要有新鲜的东 西补充进来。 因此,应该用一个乐观的心 态来看待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融。任 何社会活动不能单纯的用好与坏来评价, 只要是对本民族有益的事情,即便是有一 些瑕疵,也应当用一个宽容的态度去接受。
不要以为大众文化就是一个我们所想像的完全自 发的自由的市场。实际上主办者并没有一个所谓 的固定倾向,它也在不断地揣摩某种民意。当它 发现某种类型会更有市场的话它会迎合这种需求 来进行炒作。所以今年我们又见到层出不穷的对 选秀的操控。硬性的操控,有选票上的猫腻、关 于黑幕的传闻等等。更多的软性的操控,是对某 一类明星的炒作。这使得原来市场中某种朦胧的 不自觉通过媒体上升为某种意义。
李宇春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流行文化,她代表的 只是中国娱乐文化的一部分,如果娱乐文化是当 今社会流行文化的主流,李宇春可能坐的稳当无 忧,但现实恰恰不是,在炒作恶搞横行的年代, 谁能肯定未来就是娱乐文化占居主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大片“借用” 中国文化,如《功夫熊猫》,《功夫之 王》,《花木兰》等等。面对越来越多的 文化流失,我们有怎样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