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13696566200
全国52件优秀作品揭晓,有1件来自湖北——前不久,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办的“第四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发布典礼在北京举行。
湖北入选的这件作品名为《〈声生不息·港乐季〉:从流行音乐经典到跨越代际的情感共鸣》,出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何源堃老师之手。
何源堃在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港乐与港片是中国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嵌入几代人的集体记忆之中,作为“90后”的他也不例外。
何源堃今年30岁,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韩新媒体学院讲师、文学博士,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影理论与批评、科幻电影。
《〈声生不息·港乐季〉:从流行音乐经典到跨越代际的情感共鸣》写作于2022年7月。“当时的音乐综艺《声生不息》,一播出就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那年6月,节目正在热播时,我与《文汇报》的高级编辑王雪瑛老师聊天,她得知我对港乐非常熟悉,便邀请我撰写一篇评论,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何源堃回忆说。
他表示,自己的初衷本来是评论这档节目,但写的时候很快就“跑题”了,变成了对港乐的怀旧式追忆以及对港乐“再流行”现象的剖析。
何源堃从三个方面展开阐述:《历史积淀:引领流行文化,与香港影视繁荣共生》《面向大众:悦耳心动,带来高传唱度与多种改编》《内容深刻:关切人文与社会,歌词切中听众心灵》。
“港乐与港片是中国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嵌入几代人的集体记忆之中,作为‘90后’的我也不例外。”谈到港乐与港片,何源堃打开了话匣子。
他说,自己选择就读电影相关专业并从事电影研究,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小时候观看港片的经历的影响。“我父母这一代或许对港乐与港片有更深刻的感情,他们亲身经历了港乐、港片的繁荣时期。”
他回忆说,家里有很多张学友、张国荣、刘德华等香港歌手的磁带,也有成龙、周星驰等香港明星的影碟。受到父母的影响,直到现在他仍有买CD和黑胶唱片的习惯。“因此,虽然我对港乐并不具备系统、专业的认识,但却有很深刻的感受和体会。”
在何源堃看来,港乐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一方面是因为它们很早就建立了成熟的产业体系,普遍制作精良且旋律优美、朗朗上口,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们与香港影视深度融合,构成了繁荣共生的流行文化生态。港乐之所以能历久弥新,形成跨越代际的情感共鸣,就是因为它们的歌词关切社会与大众,富有人文精神——这些,构成了他这篇获奖作品的主要观点。
谈到获奖,何源堃自谦地说:“这篇文章不是一个严谨的、具有延续性的学术研究,只是一个偶然迸发的、相对感性的写作冲动,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去撰文谈论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我觉得是非常幸运的。”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九游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