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13696566200
本次展览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上海大学主办。12项上海非遗代表性项目包括了富含江南古韵雅趣的朵云轩木版水印、崇明土布、徐行草编、上海剪纸、金山农民画、上海民族乐器制作,也有融合东西方文化的黄杨木雕、上海绒绣、海派旗袍、钩针编织、珐琅器制作、海派家具制作等非遗技艺。
海派文化的一大特点是民间传统技艺和“舶来”技法的融合。黄杨木雕始于20世纪30年代,此次展出的作品之一为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大师徐宝庆所作《狮舞龙腾》,结合传统雕刻技巧和西洋美术的写实风格,展现民间舞龙、舞狮风俗的动态瞬间。展览还利用数字技术放大局部细节,为观众提供多维观赏角度。
生活格调和气质是海派文化的另一大特征。被誉为“东方油画”的上海绒绣,精致美观的同时,其绒线质感又散发着温暖的生活气息。本次展出的绒绣作品既有肖像画、装饰组画这样的艺术品,也有《繁花》系列绒绣蓝牙音响茶几、笔记本等精美日用品。
近年来,海派非遗与当代艺术频频“牵手”。展览中有数件公共艺术装置,如徐行草编作品《生生不息》、崇明土布作品《环环相扣》等,让这些以往“低调”的非遗元素神采飞扬地“走”入公共空间。
展览中还发布了多款运用非遗元素的“国潮”产品。老字号品牌回力带来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合作的多款非遗主题球鞋,展现了非遗技艺在现代潮流中的焕新活力。
展览期间,每逢双休日和节假日下午,还设置海派钩针、木雕动物、徐行草编中药包等体验课程,将“观看”提升为“体验”。